• 首頁
  • 資訊
  • 專家
  • 話題
  • 問題庫
  • 分類
    • 光伏
    • 風電
    • 儲能
    • 光熱
    • 氫能
    • 核電
    • 燃氣供暖
    • 生物質能
    • 新能源汽車
    首頁   ?   正文
光伏

鈣鈦礦,賦能or顛覆?

2022-09-09 16:34
294  0
具意
具意
閱讀需:0
找新能源-新能源行業綜合門戶

進入2022年以來,鈣鈦礦電池技術成為了光伏行業乃至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在協鑫光電、纖納光電等企業實現MW級量產的同時,也吸引了騰訊、寧德時代、碧桂園、高瓴等諸多名企的入局。與此同時,政府層面對于鈣鈦礦電池技術的發展也頗為重視,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均明確指出要掌握鈣鈦礦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制備及產業化生產技術。

隨著晶硅電池已經愈發接近光電轉換效率理論極限,鈣鈦礦電池憑借高效率、低成本優勢,被諸多媒體以及研究機構譽為光伏行業的“顛覆者”。同時,由于其具有光吸收系數高、載流子擴散長度長、帶隙可調等特性,非常適合與晶硅電池制成轉換效率高達49%的硅/鈣鈦礦疊層電池,因此也有一種聲音認為其是晶硅的“賦能者”。

那么,資本青睞、政策扶持的鈣鈦礦,究竟是“顛覆者”還是“賦能者”?

 

效率:賦能晶硅

鈣鈦礦電池是一種以鈣鈦礦型(ABX3型)晶體為吸光層的新一代光伏薄膜電池,具有光吸收系數高、載流子擴散長度長、帶隙可調等特性,相比于晶硅電池,其光電轉換效率上限更高,且非常適合與晶硅電池制成硅/鈣鈦礦疊層電池。

Scientific Report數據顯示,單結鈣鈦礦電池光電轉換效率極限為31%,略高于晶硅電池的29.43%,而雙結疊層電池和三結疊層電池則高達45%和49%。目前,單結鈣鈦礦電池的實驗室光電轉換效率已達到25.8%,與晶硅電池26.5%的實驗室紀錄相差無幾,而與HJT和TOPCon組成的疊層電池則高達29.2%和28.2%。

資料顯示,疊層電池是由兩個或多個吸收光譜互補的子電池串聯或并聯堆疊,通過寬帶隙子電池吸收高能光子,窄帶隙子電池吸收低能光子以減小損耗繼而提高光子利用率。由于晶體硅具有1.12eV的帶隙,因此應用于頂部的電池材料如果具有1.725eV的帶隙,便可獲得最高45%的光電轉換效率。例如甲胺鉛碘(CH3NH3Pb I3)鈣鈦礦帶隙為1.55eV,且調節范圍可達1.55eV-2.3eV。

可以看出,單結鈣鈦礦在效率上相比于晶硅并沒有顯著優勢,但疊層電池則高出53%-66%。京山輕機在近期發布的交流紀要中表示,鈣鈦礦從原理上更適合做疊層,尤其是在工藝上與HJT的親和力更好。

 

成本:顛覆晶硅

除了效率優勢以外,鈣鈦礦在成本端受益于制備工藝簡單、原材料耗量少、能耗低等優勢,生產成本僅為晶硅的50%,且徹底顛覆了晶硅冗長、復雜的生產工藝。

根據協鑫納米披露的數據顯示,鈣鈦礦組件的生產僅需一個工廠、45分鐘即可完成,而晶硅組件則需要經歷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等多個不同工廠的生產加工,最快也需要三天時間。

反映到生產成本上,鈣鈦礦組件單W成本約為0.5元/W,僅為晶硅組件的50%。根據協鑫納米的測算,鈣鈦礦組件的單GW投資額僅為5億元,而晶硅電池四大主制造環節則高達10億元。同時,鈣鈦礦組件中鈣鈦礦層厚度僅為0.3μm,原材料用料極少且不存在稀缺性。據測算,每塊晶硅材料組件消耗1kg硅材料,同樣大小的鈣鈦礦組件僅消耗2g鈣鈦礦材料。 此外,鈣鈦礦組件的制造能耗僅為0.12kWh/Wp,不及晶硅組件能耗的1/10。

對于光伏發電系統而言,除了效率以外,初始投資額和資產折舊的下降同樣能夠顯著降低度電成本。也就是說,在相同效率下,單結鈣鈦礦僅成本的下降,便可與晶硅在度電成本上拉開顯著差距。由此可見,在成本端鈣鈦礦相較于晶硅無疑是顛覆性的存在。

 

壽命與量產:不及晶硅

雖然鈣鈦礦在效率端和成本端相較于晶硅優勢顯著,但較短的使用壽命以及尚不成熟的量產工藝,是制約其實現產業化落地的兩大關鍵因素。

相比于晶硅,鈣鈦礦具有質地脆弱、不耐高溫、易氧化、濕氣環境下易分解等特性,導致其使用壽命較短且光電轉化率衰減較大。數據顯示,鈣鈦礦組件的T80壽命(效率下降到初始值的80%)約為4000小時,距離晶硅組件的25年壽命相距甚遠。

針對穩定性問題,業內也在不斷加強研發,并提出了多種解決方式,例如使用全無機鈣鈦礦材料、提升封裝工藝等。此外,據媒體報道,近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第一款具有商業可行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預計使用壽命可達到30年。

除了使用壽命以外,量產工藝不夠成熟也同樣制約著鈣鈦礦的產業化落地。目前,實驗室制備的高效率鈣鈦礦組件,多為使用溶液旋涂法在1cm2的極小面積薄膜上實現,而該工藝由于難以沉積大面積、連續的鈣鈦礦薄膜,因此無法滿足大面積、低成本的量產需求。

雖然目前已有刮涂法、狹縫涂布法、噴涂印刷法等多種可實現大規模量產的生產工藝,但在量產光電轉換效率上,與溶液旋涂法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當前鈣鈦礦組件的最高量產光電轉換效率僅為21.4%(纖納光電)。

 

聲音:尚存分歧

對于優勢與劣勢同樣顯著的鈣鈦礦未來的發展前景,業內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特億陽光總裁祁海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當前階段的鈣鈦礦更多是給晶硅賦能,增加鈣鈦礦技術的HJT疊層電池應該是技術融合的最佳突破路徑,光電轉換效率達到30%的可能性較大,這是單純的晶硅電池無法觸及的,需要鈣鈦礦技術的賦能加持方可實現。

而協鑫光電董事長范斌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認為,鈣鈦礦是下一代光伏材料的最佳選擇,其效率和穩定性已經在實驗室中得到很好的驗證。未來在實現產業化后,只要能夠給運營商帶來更高的回報率,替代晶硅就會水到渠成。

筆者認為,在光伏行業“降本增效”的發展邏輯下,如果疊層電池能夠實現超過40%的光電轉換效率,那么鈣鈦礦與晶硅之間必然是共存關系。當然,這并不是否定單結鈣鈦礦,其顯著的成本優勢,以及高柔性特征,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而轉換效率更高的雙結、三結疊層電池,則可能更多的被應用于光伏發電系統中。

結合光伏巨頭的技術布局來看,像隆基綠能、通威股份等企業,均在HJT和鈣鈦礦領域擁有深度布局,同時也均涉及了同樣適合做疊層電池的IBC?;蛟S,在巨頭的眼中,疊層電池才是光伏行業的未來。

 

現狀:量產加速

正是基于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資本涌入鈣鈦礦領域,產業化進程也愈發提速。根據中銀證券的統計,目前鈣鈦礦規劃產能已超過27GW,開工近1GW,預計2023-2024年的產能增速將達到80%和256%。

具體到企業上,協鑫光電100MW鈣鈦礦生產線已于2021年開始試產,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18%,并于今年6月份順利通過冰雹測試以及千瓦級戶外應用測試;杭蕭鋼構子公司合特光電計劃于2022年底投產首條異質結/鈣鈦礦疊層電池中試線,目標效率28%以上;纖納光電產能規模達到100MW,并發布鈣鈦礦α組件,最高功率可達130W;極電光能于2021年啟動150MW試制線建設,預計將于今年投產;通威股份布局的實驗線,預計首片鈣鈦礦電池將于年內下線。此外,萬度光能、仁爍光能、無限光能等多家企業亦已展開深度布局。

而在至關重要的設備領域,德滬涂膜、晟成光伏(京山輕機)、眾能光電、邁為股份、捷佳偉創等企業均有部分產品實現交付。例如捷佳偉創的“立式反應式等離子體鍍膜設備” (RPD)已通過廠內驗收,并交付客戶;晟成光伏的鈣鈦礦電池團簇型多腔式蒸鍍設備已實現量產,并成功應用于多個客戶端;邁為股份的激光設備已實現交付。

此外,在輔材領域,百佳年代于近期發布了業內首款鈣鈦礦封裝膠膜,能夠有效保障鈣鈦礦電池結構的完整性和穩定性,降低鈣鈦礦電池的老化衰減率,并已成功向協鑫光電實現交付。



來源:索比光伏網
搜新能源網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搜新能源網”原創內容,除與搜新能源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如需轉載需注明來源(搜新能源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搜新能源網)”的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著搜新能源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以及引用的圖片(或配圖)內容僅供參考。本網站轉載的其它媒體內容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版權問題與本網無關。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刪除處理。

相關標簽:

掌握新能源行業實時資訊動態,請關注我們!

生成海報 關注
評論
  • 消滅零回復
登錄后回復
游客
登錄后展示個人簽名去登錄
0文章 0問題 0回答 0點贊
寫作
發布問題
發布文章
找新能源-新能源行業綜合門戶 光伏支架、太陽能支架 SNEC2022ZX
SNEC2022
熱門標簽
新能源問答 新能源百科 新能源知識 垃圾處理 生活垃圾 氫儲能 氫燃料 地熱能 地熱供暖 鋰電池 液化氣 燃氣 純電動 風能 地熱 氫氣 電動汽車 電動車 鋰電汽車 新能源汽車 天然氣 三聯供 燃氣發電 生物發電 生物質發電 垃圾發電 生物質 清潔供暖 供熱 供暖 光熱發電 光熱 儲能電池 電池 燃料電池 核電 核能 氫能 氫燃料電池 太陽能發電 光伏政策 光伏發電 太陽光伏 儲能 風電
Copyright ? 2022 網站備案號: 蘇ICP備2022016029號
搜新能源.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
關注我們
久久h免费视频